预应力锚索的制作
钢绞线长度为孔深、锚墩高度、工作锚板厚度、千斤顶长度、工具锚厚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的总和。同时考虑到下料时有截长误差及锚具安装的方便性,均加长1m。钢绞线采用电动砂轮切割机在预制场截断,并保证对钢绞线无任何损伤。将截好的钢绞线按对应孔穿入隔离架,然后再将隔离架向前窜动,隔离架间距为2m,隔离支架能使钢绞线可靠分离,在隔离架间捆扎铁丝,防止送索时索体与孔壁的摩擦阻力打滑,并使之形成梭形,改善应力状态。自由张拉段用PE管包裹。
钢绞线成束后,要检查其长度、组装直径、钢绞线有无交叉和重迭等,进行验收后,合格者方可使用。将编制好的锚索按孔号顺序摆放,同时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,采取临时措施进行防护:切断腐蚀源,避免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,防止受潮、受腐蚀气体浸渍。
锚索施工
抗浮锚杆优点:
1、集中点状布置:一般布置在柱下;优点: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;由于锚杆布置集中,有很强的抵抗力;
2、集中线状布置:一般布置于地下室底板梁下;优点:由于锚杆布置相对集中,有较强的抵抗力,对于跨高比小于6的底板梁,可以适当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),要求锚固于较硬岩体中,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;地下室底板板配筋较大;
3、面状均匀布置:在地下室底板下均匀布置;优点:适用于所有土体和岩体;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较小,对于个别锚杆承载力不足的情况,由于能分担的锚杆较少,此情况抵抗力差;由于锚杆布置相对分散,对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比较麻烦;
4、集中点状布置推荐用于坚硬岩:集中线状布置推荐用于坚硬岩与较硬岩;面状均匀布置推荐用于所有情况。
锚索施工
安装锚索:将预制好的钢绞线或钢束穿过锚具并两端固定,再根据预先设定的预应力钳紧。
检查和测试:对建筑物的静载荷、动荷载和荷载等条件做必要的检查和测试,以确保锚索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。
完成收尾:清理工作现场,检查各项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和验收标准,并提供施工记录和报告,为后续的工程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。
上述流程是锚索施工的基本流程,实际施工过程可能会因工程特性而产生一些变化,但无论如何,确保安全和质量都是重要的。